人生系统之道、谋、术
发布日期: 2021-04-15
我们有朴素的价值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好人有好报。
然而真实的世界往往并不是这样,虽然总体还不至于“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但善良被恶报是常有的事。
为什么善良、道德需要被反复宣扬?
为什么食色之性就不需要?
正是因为一切我们称之为美好的东西都不是轻而易举的。
世界是丛林,符合人性以及大自然规律的是弱肉强食,一切人类独有的值得传承的品质是博弈出来的最终结果。
不是生来就有、理所当然的,而是经年累月的发展、人类博弈出来的被最多人认同的精神果实。
我说:立身做人,奉行的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以善回善,以直回恶,一味善良是对恶的骄纵。
我的核心原则之一就是绝不纵容恶行,这么多年一直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好人就是有好报,恶人就是没好果子吃。
我其实并不认同、但也理解现在主流的看法遇上小人、恶人要躲远,因为大多人都很善良,并不具备和恶人斗争的心理素质和能力,而像我这样坚决不容忍第一时间反击的人本身也是有恶性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好人,很多时候还会遭至误解,不过长时间“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的心态主导下,现在的生态位圈子可以称得上海晏河清,恶人也如辟邪一般不会出现。
立身于这凡杂世界,我们通常颂扬的是为人之“道”,像善良、正直、诚实、宽容等一切我们称之为美好的东西,但世界是善恶并存、阴阳同在的,通往大道的路径上还需要有为人之“术”。
大多人是按部就班被教育出来的,精神世界是由文化教育体系塑造的成品,出来社会遇上和理想不一样的落差,最容易做出的选择往往是在抱怨中逆来顺受,因为全世界的教育实际都缺乏斗争的一环,即便是有些血气的,也在重重打击下丧失斗志,还美其名曰成熟了、现实了,其实不过是投降了。
为什么为人之“道”的听着有些缥缈虚空?
就是在教育体系中缺乏立足的根基和丰满的血肉,人们不知道如何达到传说中的境界,在现实中稍微遇到挫折就很容易产生怀疑进而放弃。
道之外,还需要谋和术。
为人之“谋”需要有宏大的视角以及开放的胸襟,还要有丰富的精神资源。
孩子的成长应该从小就见识世界之大、之杂、之博,除了极端的恶远超孩子承受能力之外,我不认为有什么是在家长引导下不能接触的。
世界是多样的,文化是多元的,精神资源还有历史、政治、逻辑,还要有从小就参与讨论决断的习惯,这样才是真实的成长的环境,对世界有全面的认知,而不是家长保护下的镜像。
为人之“谋”需要学习大历史观,学习政治博弈,学习逻辑推导,今日的美好世界是无数先贤伟人以斗争得回来的,所处的和平盛世是无数鲜血尸骨铺就的,没有什么生来就应该,也没有什么平白无故的岁月静好。
为人之“术”就是处世的技巧,有些需要精通应用,比如说话艺术,做事技巧,以及一切我们平常称之为情商的东西都属于为人之术的范畴;还有些需要了解,能够做到辨识防骗的程度,比如骗术,伪装,讹诈,还有很多犯罪常用的伎俩。
这些并不让人舒服的“知识”或生存技能重要到可以防患于未然。我自己从小混迹社会,可以做到一眼识别小偷、诈骗、拐卖等,事实上出门你只要能够识别出来,一个对视,这帮人就不会找上门,对于他们来说成本太高,完全没必要硬来。还有其他处世技巧,如出行安顿,试探技法等等,都可以事半功倍,好人多多,坏人离远。甚至搏击格斗术都是学来应付一旦不开眼踩过界的恶人。
幸福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博弈出来的。
除了正直善良的为人之道,不要忘了更加实用的为人之谋和为人之术。
1033/1095天(2021-4-14):
饮食:早:咖啡鸡蛋;午:蔬菜;晚:蔬菜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9.30-5.50(3小时24分钟深睡)
体重:143
读书:《成长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