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社交系统之信用

发布日期: 2021-03-28

我的价值体系有三条支柱,“进化为乐”、“科学精神”、“万物皆备于我”,而整个价值体系为的是个人品牌,所以“信用是唯一的资本”。

这一条乍看是我们传承千年的“人无信不立”、“千金一诺”等道德教条,其实今时今日已经不仅仅是修身立品的信念,更是社会体系和社交规则的根基,成长就是在人生各个层面累积信用。

社会趋向于大规模的陌生人协作,所以信用以及由之衍生出来的信用系统就会成为整个社会的底层架构,在注重效率的大背景下,人们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对合作方的判断,那么一个信用完善、有完美履历的个体就是普遍的选择对象。

我们都知道世界日新月异,过往思维、成绩并不代表未来一定就会成功,过往表现好的未来也不一定就能延续辉煌,但反过来看,不确定性加重,每一件事都是独立概率的发生,那么在规模协作的情况下,过往就是信用,信用并不能保证成功,但却能保证风险降低,一个专业人士的高质量成绩稳定输出,就是更多机会的信心,而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所以,信用本质上是资源有限下、风险可控的、最优化选择。

2018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野花盛开、草长莺飞的发展,最初的万元户是胆大就行,再后来需要胆大、心眼活泛,再后来需要胆大、心眼活泛、长袖善舞,再后来需要眼光、大局观、心眼活泛、长袖善舞,越往后门槛越高。

过去十年,成功的创业者学识普遍较高,还有放眼全球、立足本土的能力,而从2017年十九大开始,国家政策渐趋明显,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把这个时代变得越来越凸显知识,门槛渐高,竞争激烈,却有了煌煌之气,胆大不行了,钻营没市场了,你必须有高远的视野、辽阔的胸襟、渊博的学识、充足的人脉,最后还得有足够的气运才有成就事业的可能。

视野、见识、气度、学识、人脉等都是需要积累的信用,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而所谓有准备不就是有足够信用吗?

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大者愈大,强者恒强。改开这40年以来,阶层跨越的门槛越来越高,从胆大到全方位素质,现在的门槛已经是多层次、全方位的要求,我们说跨界,其实不就是单一专业已经不足以取得明显优势了么?

而放眼可见的十年里,可以说是最后一波进阶的机会,门槛虽高,但还有门可入,真要一切尘埃落定,就只能岁月静好了。

问自己两个问题:“你的眼光看到了多远?你的时间又配置到了哪里?”

你为多大跨度的生命累积信用,你又花多少时间精力在累计信用上?

最近两年是知识爆炸、认知迭代的时期,感谢这个时代,感谢得到、混沌、各种商学院这样的机构,让我们普通人有近距离和大牛学习接触的机会,这就是强行拔高认知、拓展认知边界的捷径,但与大牛能产生多大程度的链接,全在自己的价值,这又是展示信用的过程。

首先表现出积极上进的进取心,然后拿出自己的专业来和大牛交流,意识到差距后呢,当然就是专注自身、戮力改进了,等到再次站在大牛面前,是一个全新的、令人刮目相看的自己,才有持续深入的可能。

你能和大牛产生链接、认识到不足、加以改进,这就是信用,大牛之所以成为大牛,也是类似的过程。

言行举止、点点滴滴都是信用。

1015/1095天(2021-3-27):
饮食:早:牛奶蔬菜鸡蛋;午:蔬菜羊肉粗粮;晚:蔬菜鱼肉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1.39-6.42(1小时44分钟深睡)
体重:134.9
闭门会

视频录制共两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