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搞清楚发源处的欲望

发布日期: 2021-03-18

做事之前要想清楚:自己真正的述求到底是什么?

因为时间精力的持续投入相当于交付了一段生命,必须要搞清楚最初的欲望,才能有连绵不绝的驱动。

想要和得到之间有漫长且曲折的路要跋涉,过程中会遭遇无数诱惑、困难、磨砺,没法靠什么意志力、坚强、激励,唯一可以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就是最初的那点欲望,我一定要。

这是根本性的问题。

党和国家在十九大上都在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就是发源的重要。

学习为了快乐还是赶时髦那是有根本区别的,锻炼是为健康还是在意外在的目光也是不同的,发心不正,其实就是没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往往没法持续。

有位朋友说想要系统的学习金融,让推荐课程或内容,我问:“你的述求是啥?学金融想实现什么样的目的?”

她说想要构建成系统的、对一个企业的分析框架,有了这个思维系统,就能全面的作出分析和判断。我回应说:“那你不应该学金融,你想要的是产业分析,而金融是个纯粹的加杠杆的艺术”。

行动之前最应该明晰的就是自己的那点欲望,到底想要啥,否则资源投入意味着浪费,还可能形成内耗。

以写作为例。很多朋友还有师长都给我提过可行的扩大流量的建议,字字中肯,但回到最开始的原点,我的欲望是让大脑快速迭代,也就是说定位就是我自己的大脑,记录大脑每天迭代的痕迹,还作为一种约束来每天反向促进思考,而吸引一些能引起共鸣的同道产生深度链接,和形成系统、大脑可以自动筛选、沉淀、发酵有用信息,都是执行到位的额外奖励。

这种风格当然不可能具有广泛传播的复制性和社交性,个人成长和大众心理可是两码事。

坦白说,一路写到现在,中间也曾想过如何扩大流量、提升一下影响力,但一想到决定开始写作的核心动机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这就意味着始终都要把迭代速度作为第一要务。

大脑思考,天马行空,总是在自己的日常事务中引发一系列的脑活动,写作便是抓住灵感、促发信息链接,提高融汇贯通的概率,所以文章内容没有明显的针对或取向,涉及政治、教育、经济、时事、人情,更多的是由点滴小事引发的大脑信息融通,这在外人看来茫无头绪,也不像专栏一样有明确主题,没有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做背景,读者可能经常会有虚大空的感觉,而一直以来都跟随阅读的伙伴,那真的是一路见证相伴的老铁。

我只是一个各方面起点都不高、身体、智商还远低于平均线的普通人,我活的狞狠而有味道,讨厌好吃懒做,讨厌心理巨婴,讨厌道德绑架,讨厌岁月静好,讨厌一切避免努力的借口和人。

喜欢积极上进,喜欢自恋的人,喜欢刻苦努力,喜欢刚直爽快,我认认真真的过每一分钟,并且把这种精神气质贯穿到整个人生当中,我相信自己的双手,相信自己的真诚,相信美好的愿景是可以一手一脚的打回来,因为我现在拥有的一切幸福,都是这么建立的。

我为人很闷,又不喜应酬,只要有书和茶就可以在家呆很久,跟人相交也多是直来直去,也不太习惯照顾人的情绪,全以真诚相对。这就是我,活的敞亮不做作,有血有肉有缺点,但真实。

如今开始做视频,原点就是要让更多人看得见并且听得见,那么原先的思维逻辑就需要彻底改变,构思文本表达方式,甚至还经常刻意蹭流量,虽然目前还在初级水平,但只要有持续的、刻意的训练,总是能达到相应水准的。

昨天视频内容是高效摄取有质量信息的方式:读论文,和前天发的闭门会一样,都是围绕信息摄取的有效方法,目标就是塑造大脑,事实证明,大众对这些就是不感兴趣,各方面数据都很惨淡,不服不行,所以从昨天开始筛了一些热点,开始写文本,今天发出看看测试数据如何。

点赞2008,粉丝475.

1005/1095天(2021-3-17):
饮食:早:牛奶咖啡;午:蔬菜牛肉;晚:蔬菜鸡肉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1.12-6.15(1小时34分钟深睡)
体重:134.9
读书:《决战》
写稿练稿录制,共计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