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人生本质就是在构建信用

发布日期: 2021-03-02

需要养成的习惯当然是越久越好,最好能持续终生,那么最重要的是在原点选择什么样的习惯,必然是时间越久效果越大的,还要是底层系统级别、能让人被动成长的。

正因为时间才是唯一真正需要考量的因素,我的日课包括对健康的投入,八段锦、瑜伽、以及饮食睡眠等,这是确保生命的长度;对精神的投入,冥想、读书、写作,这是挖掘生命的深度;还有就是对生命的记录,时间记录和反省日志,提高战略资源投入的精度。

日课就是要在生命中占据长度的投入,当然就需要慎之又慎,要么就不开始,一旦开始就要到闭眼的那天。

知行合一,不仅仅是知道就要做到,更进一步是做到了会反向在大脑里形成认知模型,写进人生系统,进而投射到生活的各个维度。

比如我每天的写作,最初就只是针对大脑的强迫性输出,即是想法灵感的纪录,一段时间养成习惯后,写作变成反向促使思考的利器,大脑形成系统,会高效收集、吸收、筛选、沉淀信息,为次日的写作做好准备。

系统才是最大的收获。

所以我写作每天的主题都会呈现出连续性,这样若干年后再回望复盘,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成长、以及更重要的、大脑的进化路径。

长年的时间记录和反省日志,我太明晰记录在案的好处,都是成长最宝贵的一手资料,为将来提供最精确复盘分析,越到后来,越能高速迭代。

就是说,我真正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一个个自动运转的人生系统。

我与我的系统隆隆向前,长时间的稳定表现,就会积累出信用。

“信用“不仅是金融的根基,在未来更会是立身做事唯一的资本。

我特别信服王煜全老师提出的一个价值公式:“总资产=净资产+负债+成长性×信用“,传统的价值投资只会看净资产+负债,却往往忽略在科技大潮中有了信用很容易借势一飞冲天,这也是讲究价值投资的巴菲特老爷子已经与科技时代有些脱节的原因。

现如今乃至未来已经是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信用在科技的加持下就是可以做到如火箭般崛起,比如亚马逊、FACEBOOK、谷歌、腾讯等等,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马斯克描绘出一个超乎绝大多数人认知的愿景,然后就是日拱一卒的做,每前进一步就是对信用的一份加成,成长性重要,如果有了信用,会给成长性乘数级效应,所以特斯拉就在大水漫灌的大背景下像Space X一样直线攀升,而世界首富只是信用与成长性带来的一个副产品。

每一位大成就者都是如此,点滴信用、层层累积,于是名字就代表着无上价值。

为什么行内大牛的推荐一言胜千功?

大牛信用代表的势能强行拉高了被推荐者的价值。

信用会是唯一的资本,树立品牌就是在打造信用,不要轻慢任何一次外在表现,言行举止、出言谈吐、行事作风都在累积信用。

最初一无所有、举步维艰,本质上就是因为信用不足,慢慢靠时间精力换回一点别人的善意,这个时候更要小心行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才是构建信用的正确姿势。

轻诺所以寡信,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己,在信用上都要严防死守、一丝不苟,对人如此,对己更是如此。你说减肥,就应该马上抵制高脂高糖、加大运动量,失信于己是自暴自弃的开始,如果还公开说了没有做到,那就是对信用的极大损伤,没有信用,就是在自绝于外界。

说锻炼每天锻炼,说记录时间、反省日志开始就不会停下来,说写作就每天一篇,这些时间精力的投入全部都是在一步步的构建我的信用。

既然说得出,自己可以把控的就一定做得到,不是一己之力可以完全掌控的,就确保步步前行、决不懈怠,在信用上,再怎么用心、下功夫都不为过,有伤信用的事,与自杀无异。

人生的本质就是在构建信用。

这次转型公开做视频也是如此,慎重选择,公开露面输出意味着从习惯的幕后走到台前,整个思维都需要改变,但这是个可以让自己直面真实、快速迭代的修行场,既然开始,就不会停止进化的脚步。

989/1095天(2021-3-1):
饮食:早:牛奶咖啡;午:蔬菜羊肉;晚:蔬菜豆腐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12.18-6.40(2小时17分钟深睡)
体重:136.3
读书:科技资讯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