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引导高效学习
发布日期: 2021-02-25
我挺擅长学习,尤其是在自我进化方面。
毕竟从矮矬穷的笨娃走到现在,不得不每时每刻都在与自己斗争,积累了无数一线冲杀的经验,并且算是战果累累。
健康从崩溃到减重50斤、每天锻炼、精力充沛;财务从几经破产到自由状态;认知从学渣到现在紧跟政商科技前沿,每一步背后都是血泪史,当然也锻炼出极其精微的直觉,有自己的系统,会自动吸收对成长有益的一切信息,再加上我对自己一向狠厉严苛,久而久之养成了以进化为乐、主动求虐的享受痛苦心态。
讲出来显得有些骄傲,但确实是客观事实,从起点走到现在,我十分自傲于自己的成长系统。
构建成功的系统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呈现出来的状态、对外界的认知、以及拥有的一切物质,统统都是系统运作有效的附加品。
学习缺乏输出就是条死路。
我自己这么多年一直是先干再学,局限于条件环境,也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学习仿效。回国以来当了三年职业奶爸(最英明的决定、没有之一),平均一天一本读了大量的书;15年下半年重返社会,猛然扎进代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资源聚集的北京,有无数我从未体验过的途径来学习,就有些如饥似渴,海量资讯、批量牛人,在这种环境下我的认知、见识当然提升极快,却也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多输入少输出的成长幻境。
我翻看自己的时间记录本,13、14、15、16年的四年时间八成都在输入(有记录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16年下半年出清了所有的房子,也是在专业系统内做事,并没有真正应用到学到的东西,只有最后一个季度学到王煜全老师的科技产业思维,开始结合自己的资源在科技领域布局,才有了输出。
一开始已经习惯了每天阅读,得到、喜马拉雅、混沌等又把碎片时间填的很满,所以也会沉浸在学习的畅爽感中几乎不可自拔,关键时候还是长年练就的成长系统起了作用,一直隐约觉得哪里不对,直到终于意识到往年的知行合一在渴望回归。
有系统的好处就在于:可以纠错,一旦意识到错误,还能即时改变。
从16年初每天写作,不曾间断,平均每天1000多字的输出量可以最大限度的压榨大脑,强迫性的把输入转化为成品,就是这每天稳定输出的过程会反向促进思考,进而将输入真正转化为属于自己的东西。到现在已经形成系统,大脑会自动沉淀每天输入的信息,因为它知道次日要输出,信息吸收、筛选、沉淀、转化的效率大幅提升。
当然仅仅写作一条路径远远不足以吸收尽可能多的信息输入,必须得是最大限度调动提取脑中存量信息,这就需要一种多维度的方式才能融合多种领域,自己以为的提升、有效或者真实,是不是经得起考验,和真实世界博弈一番就会有即时反馈。
17、18、19年在科技领域内布局,转型转得极其辛苦,和真实博弈就是如此,因其足够复杂,没有逻辑,不可预测,人性、营销、政治、经济、心理学等诸多因素,加上不可捉摸的运气,真实的世界会对一切的自以为是饱以老拳,却也正是这样的淬炼,才能验证真正的学到东西,进而尽展所学。
为什么越牛的人越在孜孜不倦的学习?
客观需要啊!
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斩钉截铁的结论:输出引导的输入才是有效学习。
学知识从高维开始,比方说从领域鼻祖的论文读起,然后沿着知识发展找最牛的大师,学习就要师从当世顶级;而做事就要选有难度、有挑战、可以充分发挥所学的事来做。
不需要用传统的循序渐进,人的潜能是无限大的,必须得有足够的压力才能激发出来,与耐心为伍,与时间做朋友,一点点的啃高维,一段时间后会还你巨大的惊喜,就像杨过独臂在海潮中练剑一样。
984/1095天(2021-2-24):
饮食:早:牛奶咖啡;午:蔬菜牛肉羊肉拌面;晚:蔬菜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12.50-8.00(2小时13分钟深睡)
体重:136.3
读书:科技资讯2小时
《世界的凛冬》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