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有效成长的关窍

发布日期: 2021-02-14

野蛮成长的关键,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有好导师,二是有好对手。

导师和对手在底层都契合一个成长的必备要素:反馈。

规划的重点在于把控自身,决定人生走向的诸多因素中,理论上唯有自己是有可能全权掌控的,虽然光这一点已经极其困难,我们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在和自己相爱相杀,但终究是有念想、有可能、有方法,其他因素则不可预测、不可把控。

所谓修行就是在和自己相融,身心合一,静坐、冥想、瑜伽等都是达成这个目的的有效手段。

身为俗人在这红尘中历练,与他人相交产生的任何关系如友情、爱情、工作、情绪、规则等都是淬炼心性的存在。世间是个名利场,个人修为的境界高低都要通过名或者利来体现,也就是说要能做出来看得见、外人认可的成绩,否则自以为的修为并不是真的修为。

曾有弟子请教阳明先生说平日打坐感觉心性空明,但一遇事该慌张还慌张,没有长进,先生说平日空想不经验证做不得数,所以才有“心性需从事上磨”的教诲。现实环境是最公平的反馈,做得对就许之以名利荣耀,做得不对就一定会有迎头痛击。

在光芒四射时如何收的住,在失意消沉时如何看得透,有没有好导师结果会有天差地别。

好的导师并不是说能传授多少知识、手艺,而是在“道”的层面有方向性的指引。“导”就是如北极星一样始终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不至于在俗世红尘中迷失,生命是有限的,有限所以珍贵,任何形式的时间荒废都是对生命的背弃。导师就是引领前行,在得意时一声断喝,在悲观时一句鼓励,战略的进退远比知识的传授更加重要,尤其是如今科技的发展,知识的获取可以说完全无门槛,而就是少走弯路的导航和突破的关窍却是非导师不可。

导师可以是历史伟人作为精神偶像,时时汲取营养;也可以是当世名人,还可以是周边的长辈、工作的上司,凡是有人生指引作用和对成长有指点的都是导师。我们都知道牛人本身也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每位牛人都有导师,可能是伟人豪杰,如秦皇汉武,富兰克林等,我的偶像是曹操,虽然相隔两千年,在无数个迷茫困顿的时候,都能在冥冥中给我指引;导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声名显赫,就以曾文正为例,在砥砺品性上受当世理学家倭仁影响极大,而且功过格的记录就是完全仿效,毫无疑问对曾公登上巅峰起到了人生指引的作用。

导师之外就是好对手了,宝刀需要磨刀石,人的成长需要磨砺,一个好的对手可以让成长速度呈指数级上升。

鲶鱼效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压力才能最大限度激发潜能,好对手让人时刻保有危机感,就会有奋争上进的动力,而且在交锋中是自己修炼的最佳反馈,势均力敌的胶着就是精益求精的磨砺。

但凡大成就者都有终生的对手。魏蜀吴三足鼎立,三国之所以精彩就在于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各方都无法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于是这一帮人都成为华夏千年历史中最耳熟能详的一批,曹操刘备孙权,五虎上将、五子良将,周泰甘宁太史慈,郭嘉贾诩荀攸荀彧,诸葛庞统法正,鲁肃张昭周瑜陆逊,他们是征战一生的对手,更是惺惺相惜的人生良伴。

我们想要有所成长,就要有至少一个始终可以让自己保有危机感的对手,如果放眼望去没有对手,那么一定会停滞前行的脚步。

导师和对手,如果你觉得自己成长并不如预期,那一定是这两方面的问题。

973/1095天(2021-2-13):
饮食:早:牛奶蔬菜;午:蔬菜牛肉炒面;晚:蔬菜牛肉泡馍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10.57-6.30(2小时40分钟深睡)
体重:136.3
读书:科技资讯2小时
《卑鄙的圣人曹操》1小时
《日本战国英雄传》3小时,完,(德川家康和司马懿对比研究会有更深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