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深究细问

发布日期: 2021-02-10

万物生长每时每刻都在竞争生存资源,各个物种在漫长的进化中形成了自己适应世界的生存机制。

人类是个异数,从并没有明显优势的普通生物进化出大脑皮层,最终通过协作慢慢胜出。

在过去数千年间受限于生产力,主要讲究“敬天爱人”,与大自然合作,顺序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当人口负荷超过生产力极限,就会有天灾、瘟疫、战争等强行减灭人口,幸存者才能有足够资源继续繁衍生存。

直到人类终于越过技术爆发的节点,生产力开始指数级增长,人类似乎做到了诸神可以做到的一切,古时要靠祭祀、祈祷等手段乞求的神迹现在靠科技就可以完成。

人类演化成了自己的神,也就是说,以前天地自然有秩序、有规则,现在的秩序,是人类自己博弈出来的平衡。

资源的博弈,科技的博弈,文化的博弈,想象出来的共同体之间的博弈,国家与国家,个人与个人,都在斗争中达到各方可以接受的平衡,所以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部斗争史,斗争中寻求合作,博弈是主旋律,平衡是博弈的阶段产物。

现在全球范围内总体的和平在人类历史上并不是常态,所谓一战、二战惨重的损失并不能吓住善忘的人类,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的威慑才是终极仲裁,阶段性到了博弈的极限,而在此种大平衡之下,博弈会促进发展。

过去的平衡持续时间很长,但随着科技的指数级发展,现在的社会平衡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这也是不确定性剧增的根本原因:博弈形成的平衡总在被打破。

《纽约客》有一期杂志封面漫画是预言人类未来终有一天会向机器人行乞,如果说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假说还并不能真正让人有紧迫感,那么图片的展示就又直观的向人的感觉紧逼一步,人类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存在于同类内,我们雄踞万物灵长万年,现在即将面临来自跨物种的竞争,这种平衡的打破,将不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平衡代表着稳定,每次平衡的打破都意味着无数的机会,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当变化出现时,你是害怕呢?还是兴奋?”

好好想清楚,因为你的答案就可能是人生走向的分水岭。

人类发展到现在所有的科技都可以称得上是身体各器官的极致延生,眼睛可以看到宇宙的浩瀚、也可以看到量子级别的运转,耳朵可以听到外太空的声音、人和人之间更是没有距离感,四肢可以飞、可以跑、可以到月球,不管如何发展,人类都是主人,依然是万物灵长,但这次可能不一样。

人工智能就像新的物种进化,它在冲击人类赖以成为万物之主的大脑的地位,这代表着人类让出食物链顶端王座有了切实的可能。

可能很多人依然有盲目的乐观,因为过去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次科技的发展在取代一批人的同时也会开创出新的领域,但如果这一切都发生的太快呢?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动摇社会的根基在于一方面快速大面积取代人类岗位,另一方面人类在新的岗位生成所需的认知、教育、技能等完全跟不上。

我们现在就可以合乎逻辑的推导一下很快会被取代的岗位:

超市店员、行政事务员、司机、收费站运营商、收银员、营销人员、客服人员、制造业工人、金融分析师、新闻记者、电话职员、麻醉师、药剂师、安保人员、律师、医生、软件开发者、操盘手、股票交易员,尤其是其中高薪酬的脑力职业将受到无情的冲击,我自己的资产配置专业也是分析师、律师等的部分综合。

凡是跟数理、推算、逻辑、数据相关的都是智能擅长的领域,体力劳动也会有一大部分被完全替代,而且细思极恐的是,发展下去任何岗位似乎又有被智能攻陷的可能,那么,人类还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科技在一个又一个领域全面超越人类,到了我们的子孙,他们面对的未来世界会是什么样?

反过来思考,这是教育的根本,我们的孩子,他们需要有什么样的认知高度?

他们现在耳濡目染学到的规则在未来还能相融几分?

他们学的这些我们现在称之为知识的东西在未来还能用上多少?

他们该如何与未来世界相处?!

思考到最后就是一个问题:人之所以为人,凭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的持续思考,会影响生活的一切维度。

969/1095天(2021-2-9):
饮食:早:鸡蛋牛奶;午:蔬菜羊肉;晚:鸡肉蔬菜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12.06-6.30(2小时11分钟深睡)
体重:136.0
读书:科技资讯2小时
《卑鄙的圣人曹操》2小时
”Hacking life”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