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黑客--资源炼金术
发布日期: 2021-02-07
开篇上问题。
清末,大英帝国的坚船利炮为什么能砸烂国门?就好像中国人以前没见过大炮似的。
甲午战争,大清为什么会失败?
关于这些屈辱史,我们都有一些刻板的认知,清政府行将就木、腐朽不堪,以致于偌大中华沦为列强的鱼肉。国力孱弱,体制腐朽,官员腐败,百姓麻木,这些统统都是原因,但只是相关性因素。哪儿都有腐败,哪都有麻木的百姓,体制怎么才算先进?国力强弱怎么判定?
当时日本和沙俄哪家国力强?为什么日俄战争会以国力弱很多的日本获胜告终?
相关因素有很多,但核心因素就只有极其简单的一个:资源多。
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在全球殖民,所有国家和民众不管愿不愿意都被裹挟进第一次全球化的进程,有的是主动参与,比如西班牙、荷兰、法国,更多的是付出血肉的代价被动参与,美洲、非洲、以及我们大清朝。
没办法,当时人家英国代表的就是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发达的科技,以及更重要的、最能聚集资源的规则,金融是把资源从时间尺度上拉到现在、全球贸易是从空间角度的资源聚合。
清朝在当时大英帝国全球的殖民版图上只是一个点,可能是稍微大一点、稍微关键一点,毕竟有悠久的历史和贸易的关键:丝绸、茶叶和瓷器,但也就是一点,和谈不是什么道德,完全是处于投入产出的成本核算,同样的,战争也是同样的考量,在那个时候,清朝在各个维度被全面碾压。
后来被迫嵌入全球贸易链条,开始搞洋务运动,清朝毕竟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煤矿、铁厂搞的有声有色,旁边率先明治维新的日本,心知肚明,自己受国土狭小、资源贫瘠的先天限制,如果不打断中华的科技进阶树,必输无疑,后来的侵华、侵东南亚,甚至袭击珍珠港,核心原因都是一样的,资源少。
甲午战争日本能赢的核心原因是人家懂得加资源杠杆,比如用金融发行债券融资,这就是把未来可能的收益全部拿到现在来做事,更关键的是把买债券的国家和散户绑上了自己的利益共同体。
日俄战争初期,沙俄国力强悍,市场没人相信日本能赢,所以各大金融市场都不愿意承销日本债券,后来是华尔街犹太群体因为沙俄驱赶屠杀犹太人(除了中国,哪个主要国家没做过)帮日本承销战争债,这才给了日本开战的底气。日俄在我国旅顺大连打的极其惨烈,最终沙俄的国债卖不出去,实在没资源再打,所以承认战败。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取胜就只有核心一条:资源多。
中国如今国力强盛不就是家底越来越厚么,但跟老大美国相比至少还差30年,不就是几项关键资源比如科技、金融和文化话语权被人家牢牢掌控么。
现在世界局势风起云涌,大主线中美之争的本质就是:中国想要挣脱规则获取更多资源,人家不让。
到个人,我们说“运气—时势—出身—个人技能”重要性依次递减。
运气飘渺浩瀚、包含一切、不可捉摸,运气好就是莫名其妙的获得了大量资源。我自己运气一向极好,一点经验就是心怀坦诚、乐于处下,而且运气这事似乎也喜欢轻车熟路,符合马太效应的往一些人身上使劲聚,逐渐由运气累积成为气运。积蓄运气,不妨从“处下”开始,不仅是愿意处下,“愿意”是心胸开阔,但多少带些为了成长或事业的功利性,不要讲什么“地低成海、人低成王”之类的箴言,不如自然,从基因上“甘于”处下。
这是为人之道。
时势次之,包括政策、社会性以及科技,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把握的,不管是研究政策把握脉络从而借势投资(比如我自己),还是利用社会性构建影响力(意见领袖、社群、自媒体等),亦或是借助科技改变人类生活方式(苹果、网络支付等),我们普通人完成阶层跨越的唯一机会就在时势上。
研究宏观把握大势最重要是高远的视野,这就需要爱折腾的个性,享受于快节奏以及奔波的动态生活,对政策、数据敏感,善于多角度摘取有价值信息,官方渠道,人脉咨询以及民间风土,都要快速且精准做出有效抓取。喜欢读书,还得是多领域、大批量的读,目的就是锤炼宏大视野,最忌封闭自负、鼠目寸光。还要善于结交构建维护多领域的同侪圈,并时常沟通交流,有大益于拓宽思维、提升认知。如果你享受于读书、奔波和数据,喜欢政治、历史、逻辑、经济、心理学,不妨走这条宏观之路,这是修炼一双发现黄金的眼睛,累积财富还是相对容易的。
构建影响力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成本已经前所未有的低,以前在不同的阶段,只有政治家、军事家、明星等能成为影响力达人,现在人人都有机会,博主、大V、网红、自媒体,万物链接给了普通人历史的机遇,需要懂营销、策划、市场以及大众心理学,还要有出精品内容的匠心。只是人前的风光荣耀也在反向塑造个人生活,公众人物需要应付的意外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他们最大的难关可能就是沉静内心。
借助科技改变世界是人类发展到现在才有的可能,以前像乔布斯、盖茨、小扎等性格孤僻、甚至还有些不近人情的群体是很难被认可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在世的时候都很痛苦、过的凄惨的主要原因,比如梵高,比如图灵。这是个好时代,对于智商极高、灵感迭出的人,可以拥有旁人无法企及的机器商,接触科技做出改变人生活方式的产品,拿作品与世界对话,从而获取无上的声望。
趋势、社会影响力、科技,这些东西的本质都是在撬动庞大资源。
出身推而广之,不仅仅是原生家庭(虽然家庭资源最核心、最靠谱,涉及到传承),还包括学校师长校友(名校同侪),工作单位(阿里系、新东方、联想系等),集体(国企、军队)。“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从古及今,集体永远是信用加成,就比如出身阿里铁军是自带某种光环的。一言概之,凡是社会上链接到的可以引为助力的统统算是出身范畴。这个时候,原生家庭无法选择,你能进入的集体就有决定性作用,所以我反复强调自身可以有最大把控度的两大战略因素:个人技能和圈子。
这是为人之谋。
最后,作为人类社会的单一个体,自身是唯一可以掌控的第一序列机器,修炼好自己的长板,想方设法进高质量的圈子,为出身加分,再根据自身特质选择进入赛道,紧紧抓住时势的机会,最后能走多远、攀多高,交给运气。
966/1095天(2021-2-6):
饮食:早:鸡蛋牛奶咖啡;午:蔬菜;晚:蔬菜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10.55-7.30(3小时04分钟深睡)
体重:136.0
读书:科技资讯2小时
《毛泽东人生纪实》2小时
”Hacking life”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