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上行,熬
发布日期: 2021-02-06
每个人在来到这个世间的入场条件是纯随机的(也是投胎、宗教、哲学等概念的基础),都有只属于自己的出生、成长环境。
清醒意识到这一点无比重要。
因为原生家庭及周边环境构建了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根基。
如果父母是知识领袖,往来尽皆高士,那么口吐华章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比方说高晓松、吴军博士等;如果父母是权杖一方,聚首都是可定普罗大众福祉的高层,那么胸有丘壑就是最基本的标配,比如现在中枢决策层几乎所有的人;如果父母是商界精英,谈笑皆是产业趋势、资本运作,那么执掌运筹就是轻而易举,比方说各集团的二代们。
人人都需要历练,出身之所以权重极大,就在于思维系统的底色已经搭建完成,所需的就只是实战而出的火候。
但差之毫厘会谬以千里。
反观我们绝大多数的普通人,父母一代熏染于集体精神,孜孜于生活安定,国家崛起如此之快,以致于年轻一代不得不自己面对全新的时势、自己适应从未有过的变局,父辈的经验不再是济世之方,有时反而会成为腾飞的掣肘,所以我们的精神资源完全得靠后天汲取。
成长过程中,绝大多数人有的在农村,有的在县城,有的在三四五线城市,眼见的范围极其有限,那么就可以得出一个不太有争议的结论:大多人在成长为人的十几年里都是井底之蛙。
所见有限就容易有豪情壮志,也容易觉得自己混得不错,但一旦升学到了大城市,以及互联网高科技的逐渐普及,相当于不顾个人意愿的强行打开了很多人的视野:原来世界如此广大,社会如此复杂,牛人如此之多。
这第一轮的冲击就是一把进化剪刀,有的人燃起了斗志,迎难而上,在不断的打击磨砺中变成了完全不一样的自己;而大多人本来的壮志被现实一下打散,又回到了原来的井底,那里舒适而温暖,而这也是地域城市的区别,一线城市虽然分好多层级,不过毕竟机会足、眼界广,再是井底也可以见到足够辽阔的天空。
出身的不同:有的人在成长中不知不觉完成了思想体系的架构,有的人却是一片空白,即便后来要破阶而上,也少了十几年光阴。
更无奈的是:出身好的人见识高远,我们认为的勤奋是他们习惯的生活方式,我们无所依靠被迫只能靠自己,他们从小就自带资源狂飙突进。
那么草根的机会在哪里?
马云曾经说过:“拿着望远镜都不知道敌人在哪里?”
感谢这个草长莺飞的时代,万物生机勃勃,虽然现在的霸主们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几乎寸草不生,但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其他维度有相对充足的机会,现在的大佬们也在焦虑,也在如狮王一般战战兢兢的维护着自己的领地,但如果侵掠的不是他们熟知的物种呢?
“运气>时势>出身>个人技能”,草根的胜算就在时势+个人技能,时势=政策+科技+人性,我们要紧追政策趋势,研究科技进展,钻研人性迎合消费升级,这些才是可能逆袭的机会,而抓住机会就需要运气+技能。
那么怎样野蛮成长?
把自己放到炼丹炉里。
我们说放眼望去牛人很多,这是对的,但也是互联网和媒体放大了他们的曝光度,我们每天所见所闻都是一堆牛人的故事,这正说明了世界就是围绕这些折腾的牛人们在转,真实的情况是牛人并不多。每年呼泱泱涌出无数竞争者,但用不了多久就会回归原本的井底,第一关留下的是少数,再经历一些实实在在的打击,又会打回去一批,留下的更是少数,炼丹炉里煎熬难,有大量的被炼成渣,只要熬下来就是精品。
一线城市和前沿领域就是炼丹炉,牛人的同侪圈也是炼丹炉,第一选择是进入,这个相对容易些,第二选择就是苦熬,熬得下来不成渣才有进阶的可能,因为煎熬可以促人成长,往往也伴随着机会。
965/1095天(2021-2-5):
饮食:早:鸡蛋牛奶咖啡;午:蔬菜;晚:烧烤聚餐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2.51-10.0(2小时17分钟深睡)
体重:136.0
读书:科技资讯2小时
《毛泽东人生纪实》2小时
”The Surrender experiment
“Hacking life”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