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真实博弈
发布日期: 2021-01-24
“到底是谁在造船?”
技术吗?需求吗?还是人或者团队?
提出上面问题的哲学家Alan认为:“是大海本身用她彻底的严谨性选择了功能适应的船只,摧毁了不适应者,从而塑造了船只”。
不管造船者有多少天才的构想,都必须遵循一条铁律:在大海里航行。
我们经常说要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自己希望”有多少是主观意志呢?
一个人境界的高低在于和这个世界的契合度,其实就像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而人作为万事万物中微不足道的一员,个人意志要遵循天道,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最大程度上是被所在环境的客观规律、运行法则反向塑造的。
现如今的跨界精英、还有芒格的格栅理论为什么如此盛行?
我想,就是因为跨界是用自己的努力、更精确点事对自己的狠厉让规则对自己的影响小一些,或者说,与规则对抗的筹码多一些。
我们并不是主动的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而是在无数的条条框框、天道大法中被迫的争取更大一点生存空间。
还是那条铁律:每个人入场时给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多一种思维,多一种技能,就会多一分胜算,多一分存活的概率。
只有生存才是宇宙第一铁律,恒星、行星、地球、万物,到生物、人类,概莫能外,船的建造要能在大海“生存”为核心,飞机建造要能在天空“生存”为核心,再大的愿景也是要立足于想象空间在现实中寻求“生存”之道。
就以如今的商场为例。成本、交易,每一个创业者都必须计算账上的资金可以用来存活多久,以现如今中国市场上的竞争烈度,一般在融下一轮钱之间有3-6个月间隔,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内就要做更多的流量、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打更漂亮的战役,唯有这样展示出侵略如火的强兵素质及骄人业绩才能打动投资人投钱。与此同时,你的竞争对手没融到钱的话就会被你逼死、并赶出市场,地盘被幸存者抢占,反之亦然。
商场以及每一个生存场合就是这么惨烈,政界尤其是,身处其中,你得按照规矩把自己打磨成最强悍的那一个。
放到个人身上,我们按芒格的教诲在跨学科培养自己,可事到临头可以跳出舒适圈的能有几个?大多人充其量不过是有过一丝不甘的火苗,却在瞬间被现实打回了原位。
而有些愿意做出尝试、迈出第一步的人,也因为既定的思维和习惯的力量太过强大,总是受舒适圈强大引力的拖拽,无法形成实质突破。
只有极少数愿意死磕的人总爱跟过去的自己过不去,在新的领域一丝不苟的从零做起,以虚心处下之心,向领域前辈学习,并以狠决的心性一路向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再开一片新天地。
我们都知道迈出舒适圈是对的,可人的天性就对未知抱有最大的恐惧,所以我们最习惯做的是在新领域中按照旧思维的逻辑思考,向旧有圈子的人请教,最终阻碍自己的进步之路。
事实上我们都有过这样经历,寻求突破的路上,最亲近的比方说亲人朋友往往是最阻碍的人,而且他们真的是担心你、牵挂你、希望保护你,只能是以坚韧的执着孤独的前行。
而在突破的新领域中,比较靠谱的是锚定一个可以近距离学习的老师,他的言行举止可能超乎我们的认知,只需要紧紧跟上,闷头奔跑,一定时间再回望,就会发现当初不明白的地方正是现在巨大的进步,而真正有价值的隐性知识,就是在近距离的熏染以及长时间的实践中习得的。
所以成为自己希望的样子,倒也有种捷径。
到自己喜欢的世界去,找自己喜欢的人学习,如此而已。
如同置身于向往的大海当中。
952/1095天(2021-1-23):
饮食:早:鸡蛋牛奶咖啡;午:蔬菜沙拉;晚:蔬菜鸡蛋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12.04-5.30(1小时33分钟深睡)
体重:135.5
读书:《毛泽东传》罗斯特里尔(完)
《实录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