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规律直通人性
发布日期: 2021-01-09
我第一次捐学校已经是十年前了,那会儿纯粹是因为朴素的善心,赚了钱要拿一部分出来回馈社会。从16年底参与组织成龙大哥的慈善基金募集演唱会,才见识了慈善公益是怎么个运作模式。这几年的公益运作下来,愈发印证了一条底层规律:要把事做成,一定要符合经济规律。
善心、情怀、意愿、爱,都不足够,迎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成事,公益也不例外。
事实上,善良、情怀等等,是能力,而不是品性或其他。
话说非洲一位叫Jucunda的修女给NASA写信,质疑为啥NASA要花十几亿(70年代)美元研究外太空计划,而非洲却还有那么多人连饭都吃不上?
首先人家美国花自己的钱干什么哪里轮得到非洲人质疑,再者美国每年往非洲的援助有多少那可是有数据的,而研究外太空产生多少造福全人类的科技成果那就非常值得吧。
我们国家也经常有这样的论调,造啥飞机导弹呀,外出投啥资呀,开发啥高科技呀,对外援助啥呀,国内还有那么多穷困山区呢。要是没有花出去的钱打造的稳定的外交环境,国防强大,会有喷子悠闲的在网上发言论?都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
经济学或是经济思维是社会科学的底层逻辑,渗透在人类共同体的方方面面,背弃经济规律的举措和行动最终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包括大多数的慈善在内。
在物质极度充裕的今天,全世界援助非洲的金额足够他们吃上百年,可为什么依然会有大批量的人饿死呢?就是违背经济规律,演变成政治问题。
世间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往,并不是人在追逐利益,而是利益在裹挟人前行,天道运行、物种进化、事态发展,不逐利如何生存?
而经济学就是研究这个逐利的学问,所以无限贴近人性,可现实中却总有人习惯撇开经济说事,一个个显得道德无比高尚、自带光环,生就居高临下的荣誉感,可问题来了:“您说的那些好事,我们也觉得不错,可您倒是出钱啊”。
我也觉得世界应该充满爱,可天地不仁,适者生存,讲情怀,谁买单?让自己显得圣洁很容易,指责、谩骂、打击就是,可支撑社会运作的经济规律呢?
我个人是中国的死多粉,坚信国家未来会重回世界之巅,并赌上了所有的时间精力,但不得不说我国的问题很多,其中最重要之一就是缺乏经济学教育,而且受传统氛围影响严重,这也是历史传承根深蒂固的意识,“小人才言于利”,都想着成为君子,相当于违背规律逆势而行,通常不会有好结果。
举个例子,美国有个机制来鼓励大学生支教,凡是愿意深入穷乡僻壤的大学生在一段时间后会成为履历上金光闪闪的一笔,好多政府部门、大公司都非常相信这些愿意付出的年轻人会成为肯担当的栋梁,都愿意给他们更好的机会,而我国是怎么对待支教的青年老师呢?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脱离经济规律的情怀就是镜花水月。
我并不觉得拜金有什么不妥、甚至认为人人向钱看是民智开化的好事。逐利是天性,“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无法满足怎么奢谈其他?
马斯洛金字塔是最能反应人类普遍性的模型,虽然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很多像颜回这样的精神富裕者,可我们仔细分析就能发现他至少有的吃、还有配偶、传承;而那些如梵高穷困潦倒的也有弟弟、妹妹、朋友接济,可他的传承呢?基因都断了。
这些还是才华惊世骇俗的,稍微用逻辑分析一下就知道,全世界饿死的人有多少,他们中间就没有才华可以流传千古的?一死百了嘛。真正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不管是思想还是科学,家境往往都非常不错,或者有资金支持研究。阳明先生之所以有“成圣贤”的大志,那是因为他站在状元及省部级高干的肩膀上;而造福人类的科技成果,哪个不是政府或是民间大量的资金、资源投入?而最后关键是需要有懂市场的商家靠经济规律引入民间,实现大规模的商用。
解决不了温饱,您谈造福大众,玩笑吧?!
情怀是个好东西,更是奢侈品,所以只能怀在心理,一步一步做出来。
我一向主张先赚钱,承担起对自己、对父母、对家人的责任来,然后再讲情怀。
专心研究是岁月静好,支持你的家人呢?资金呢?稳定的社会坏境呢?怎么不去到叙利亚做个研究试试?
有了这样的认知,才会遵循儒家修齐治平的路线,做好自己,安顿好家人,钱财无忧再谈自己的情怀。
937/1095天(2021-1-8):
饮食:早:蛋白棒咖啡;午:蔬菜;晚:蔬菜牛奶
锻炼:八段锦15分钟,瑜伽30分
睡眠:11.30-8.15(2小时31分钟深睡)
体重:133.8
玩《无双大蛇3》